12月6日晚7时,新闻与传播学院辩论赛决赛在教学楼515教室拉开帷幕。北京体育大学辩论协会社长李冰妍、研究生优秀辩手戴子墨、2018级校辩队队长孙竞择担任评委。
本场辩论赛的辩题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正方是来自2020级的“快乐小飞船”队,他们的立场是“知难行易”。而2019级的“摔摔七七”队作为反方,立场是“知易行难”。
主席季明皓宣布比赛开始,首先展开的是立论和质询环节。正方一辩解小瑜从人类群体与个人两个层面进行分别讨论,论证了理论的形成需要人类付出更多的努力,提出“对于人类个体而言,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比实践更加困难”。反方一辩皮家鸣同样从两个层面入手,首先明确“知”、“行”二者比较的标准,进而指出“行”所需要的成本更高,从“达成成本”“认识过程”两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在质询环节中,反方一辩皮家鸣面对正方火力全开的提问,回答简洁有力,滴水不漏。
比赛进入盘问环节,双方辩手渐入佳境。反方三辩余淑芳从实践入手,通过“学数学题”的实例证明了“接受实践产生的新情况比单一地接受新知更困难”。而此时正方三辩姜文芮犀利地指出,“正是对于数学题不充分的理解造成了‘行’上的困难”,简短有力的回击引起现场阵阵掌声。而后双方三辩做出总结,正方指出要想实现认识层面的达到,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反方则认为“知”的触发条件更易得,因为“行”的过程中会产生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成本更高。
自由辩论环节一开始,正反双方就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反方一辩皮家鸣质疑正方对于个人层面的“知”的界定有误,她指出由于个人理解层次的不同,对于“知”的获取成本也存在差异。正方二辩彭天依则表示拿不同个体作比较是不合理的,“知”与“行”的比较应仅存在于特定个体中。随即反方二辩薛晓燕再次援引实例,机器人的芯片有各种知识,可实操却很困难,马克思的理论需要实践的完善补充。正方三辩姜文芮借用反方的例子,她表示,机器人指令的执行比输入更为困难,马克思的理论正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诞生。双方你来我往,锐不可当。
比赛来到结辩环节,反方四辩李叶萱条分缕析地论证了惰性作用在“知”与“行”中不同的效果,并以艾滋病为例验证在实践过程中会面临重重困难,比理论的探索更为艰难。而正方四辩田健祯仍抓住衡量标准进行论述,表示成本难以核算,“知”和“行”的难度也无法量化。
精彩的针锋相对告一段落,在评委离席讨论之余,现场观众同样对辩手们提出了问题,正方三辩姜文芮和反方一辩皮家鸣都给予了详实的解答。最终,三位评委都给予反方“摔摔七七”队以肯定,并将“最佳辩手”的荣誉授予反方三辩余淑芳。同时,评委们也鼓励“快乐小飞船”队未来更加注重观点的输出,找到自己的节奏,成长为一支更优秀的队伍。
点评结束,主席宣布2020年新闻传播学院辩论赛的一等奖花落2019级“摔摔七七”队,二等奖得主为2020级“快乐小飞船”队,三等奖得主是来自2020级的“舌战群儒”队以及“我们说的都”队。三位评委为选手们颁发奖状以及奖品,现场的掌声同样经久不息。辩论赛为每一位辩手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同学们在交流中实现成长和蜕变,期待选手们未来更精彩的表现,2020年新闻与传播学院辩论赛就此落下帷幕。
图丨一等奖
图丨二等奖
图丨三等奖
最佳辩手丨余淑芳
图丨两队及评委合照
文/赵溪雨
图/李永熙 袁子胭
责任编辑/陈易灵
校对/张婉晴
审核/丰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