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晚上8点45分,新闻与传播学院辩论赛第五场在教学楼305教室拉开帷幕。本次比赛对阵的正方是20级“一号种子队”,反方是19级“摔摔七七队”。他们围绕“成大事者是否应该拘小节”这个辩题展开辩论,正方认为“成大事者应该拘小节”,反方则认为“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
本场辩论赛由车文琦同学主持,并邀请到校辩论队19级优秀辩手李春早、李暕祎和校辩论队18级优秀辩手彭轶群担任评委。
辩论开始,首先进行立论质询环节。正方一辩陈子豪开宗明义,提出“成大事者应拘小节”的观点。他对“成大事者”、“拘”、“小节”三个关键词下了定义:“成大事者”是指对他人或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小节”是指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或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拘”是指注意、关注。接着他在事业方面通过弗莱明和王继才的事例,生活方面通过“瓦特”的事例进一步论证“成大事者应拘小节”的观点。
反方一辩皮家鸣则表示“成大事者应不拘小节”。其一,不拘小节能帮助成大事者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其二,不拘小节是筛选人才时的要求。
反方二辩薛晓燕通过假设情景“迎新晚会主持人面试中更看重朗读能力还是选手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质疑正方的观点,正方二辩陈紫萱则另辟蹊径,比较“小节”与“细节”之间的不同点,指出“小节”不能等同于“细节”。双方队员相互指出对方的漏洞,并用沉着冷静的态度迎接质询。
来到盘问环节,正方三辩郑怡周认为“细节”是“小节”经历史演化而来的词语,两者意思相同。小节并不是反方所认为的“无关大事的细枝末节”,怎可将二者定义为不同的概念?对此,反方二辩薛晓燕表示,过于“拘小节”反而会降低对正事的注意力,如此本末倒置,并非成大事者本意。反方三辩李叶萱顺着二辩的观点继续质问正方: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将过度的精力花在并不重要的小节上,对大事是起促进作用,还是让情况越来越糟?对此,正方四辩熊鹏辉认为,小节分为必要与不必要两类,放精力于必要的小节上,统筹兼顾,才是成大事者应有的姿态。
接下来是紧张激烈的自由辩论环节。双方都坚持自己的观点,通过实例论证并找到对方破绽进行攻破。正方认为,小节中透露出一个人的品质,细节决定成败,品质的好坏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是导致一个人是否能成大事的重要因素。反方不甘示弱,认为成大事者在某个专业的领域有他人无法取代的特长,而正是这个闪光点让他有能力在社会立足,不强求一个人十全十美,只需拥有一技之长就能成大事。
比赛在唇枪舌战中接近尾声。来到结辩环节,反方四辩余淑芳总结道:“细节”与“小节”是不同的,“小节”是不起到关键作用的琐碎因素,而“细节”与成大事是有一定关系的。此外,“不拘小节”应是现代社会所倡导的,让真正有能力的人不因为一些小事而失去宝贵的机会、埋没自己的才华。正方四辩熊鹏辉表示“小节”可能刚开始看似与大事无关,但却不能保证在成大事的过程中它会起到怎样的作用,应统筹兼顾,防止“小节”转化成致命的关键因素。
赛后,三位评委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双方精心准备的材料表示肯定,指出了辩手们在逻辑思路、平衡材料与思维等方面的不足并提出实用的意见。最终,在三位评委的共同商榷之下,本场辩论赛的优胜队伍是反方“摔摔七七队”,最佳辩手是反方一辩皮家鸣同学。我们期待所有人未来更好的表现。
辩手合照
最佳辩手
全员合照
文/姜子涵
图片/王前、石昕彤
责任编辑/陈佳怡
校对/沈研
审核/丰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