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近年来,各类校园暴力欺凌事件不断发生,许多施暴者手段残忍,施暴场面触目惊心,绝非一些家长和老师口中的“孩子之间的嬉戏打闹”。
5月23日,全国政协委员李贤义提案表示,目前仍然有许多的校园欺凌事由于取证难、学校及家长袒护等情况而无法统计,我们应加大力度防治校园霸凌和学生欺凌,建立起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校园霸凌和学生欺凌逐步减少。
(全国政协委员李贤义)
我国现状
委员张韵声提到,“虽然我国现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体系,但与此同时,涉未犯罪形势也发生了新变化。”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权益保护问题、校园欺凌等校园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且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逐渐呈低龄化、成人化、暴力化的趋势,一些极端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尤为突出。
据统计,2018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性侵害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同比上升30.4%,2019年起诉数同比又上升近50%。这反映出我国存在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规范不健全,家庭保护缺失、学校保护不到位、法律监督缺乏刚性等问题。
据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2018年发布的《校园暴力司法大数据专题报告》显示,在校园暴力案件中,88.74%的受害人存在不同程度的伤亡情况,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31.87%的案件中受害人涉及重伤。涉及故意杀人罪的校园暴力案件中,67.44%是因琐事而起,21.74%是因感情问题引起,4.65%是为发泄个人情绪。同时,抢劫、强奸等恶性校园暴力行为呈年轻化趋势。
被忽视的“暴力”
“长大就像跳水,闭上眼睛什么都不要想,就往河里跳,河里会有沙子石头,还有蚌壳,但我们都是这么长大的。”这是去年曾引起热议的影片——《少年的你》中的一句台词。这或许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经历过的痛楚和迷茫。
(电影《少年的你》)
几年前,大部人不知校园霸凌为何物。孩子在学校受了欺负后告诉家长或者老师,也不过是换来一句,“是不是你有哪个地方做得不对?同学之间要好好相处啊。”大人们似乎总觉得“一个巴掌拍不响”,你被欺负了一定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就这样,校园暴力在一个又一个家庭不理解、妥协,以及老师和学校的息事宁人之下被强说成了同学之间的小打小闹,从此不再被提起。
然而近年来的校园霸凌事件愈演愈烈,网络的迅速发展也让更多的校园霸凌场景通过媒体展现在了社会公众的眼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谴责那些施暴者,开始反思我们的社会出了什么问题。可是,是原来没有校园霸凌吗?是原来没有社会媒体吗?还是说,只是我们选择了不去关注或是自我麻痹呢。
正确认识“校园霸凌”
百度百科对校园霸凌一词的解释为,“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校园中,发生这些同侪间欺压的行为,可能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对别人的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通常被称作小孩子不懂事而模糊化,外国则要受惩罚。”
社会信息化的加深让孩子们更早地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的思想和一些暴力行为,为校园霸凌的发生增加了概率。这是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的、事实性的问题。我们要做的不光是阻止霸凌、解决霸凌,更是正确认识校园霸凌。
从“不懂处理人际关系”到“受人欺负”再到“校园霸凌”,对同样事件的不同描述词包含的不仅仅是对一个事件的统称定义,更是每一位家长、教师以及民众对一个事情重视程度的提升。对更多原来忽视的事物重新进行审视,及时弥补原来的教育忽视点,将反对校园霸凌确切落实到实地。
行为之外的“暴力”
除了行为上的暴力,刻板印象、语言暴力等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青少年时期,腼腆内敛的男孩子总会被嘲笑是娘娘腔,爽朗活泼的女生会被叫做男人婆。
我们的社会逐渐开始接受人们身着所谓奇装异服走在街头,却无法接受他人在道德观念、心理上与大众不同。许多人仍然在为了让自己显得“正常”而压抑自我、抛弃自我。
与校园霸凌一样,来自社会群体的暴力,是一种氛围。或许没有落到身上的拳脚,但鄙夷的眼神、疏远的态度以及冷漠的语言所带来的心理伤害,甚至远胜于拳打脚踢。更无奈的是,大部分人逃离这种压迫性氛围的唯一途径就是妥协,违背本心也要成为众人眼中的所谓“正常人”。
这一切,是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需要反思的事情,我们的教育到底要把孩子塑造成什么样的人,教育中缺失的部分又该如何弥补?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们经历了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开放,但思想的开放却仍然在路上。提高社会的包容程度,摘掉社会的有色眼镜,让少数人不再孤独……
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夏听雨
指导老师/贾静
轮值主编/张凌霄
责任编辑/黄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