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快手的想象,
是否过于狭窄与扁平化了?
被定义的快手
快手,当前直播领域的头部平台,从宣传语“记录世界,记录你”不难看出其定位——记录每个普通人的生活。
一个事实是,许多人对快手始终存在“低端”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的形成源自个体的直接经验、人际沟通、群体交流, 特别是各种媒介对认知客体的全方位塑造。
由于“快手”的技术逻辑是将流量赋予普通大众,构建“再中心化”的传播生态,因此视频水平不免参差不齐。当大量生活片段毫无保留、不加修饰的呈现在你面前,我们恐怕很难感受到美感,个人经验推动了群体传播,进而引发舆论的发酵,再加上快手在媒体上的形象往往并不高端……因此,它被大众贴上了“土、低端”的标签。
可就是这样一个饱受诟病的平台,却为公益纪录片和线上音乐会提供了野蛮生长的土壤,实现了一次与艺术与影像的联结。
手机影像中的武汉
4月2日,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发布了一则公益纪录片——《手机里的武汉新年》。这条时长18分钟的抗“疫”纪录片,素材全部取自快手,77位作者与112条手机短视频的背后,是每个武汉普通人的视角。
纪录片视频截图
这些手机纪实影像或许在大众看来,是粗粝的、不专业的,甚至是不美观的,但却真切地反映了疫情期间人们与城市的状态。
一条短视频或许只会被淹没在互联网中,但当无数普通人拿起手机,用镜头记录下当前的视角,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便在电光火石间完成了。正如主创所说,“这些手机影像的打动力,无关画质、无关技术,只关乎于心。”这些UGC影像从某种程度上为我们拼凑起了一个真实且立体的武汉,因而弥足珍贵。
给艺术加点烟火气
4月26日,第二期UCCA快手良樂音乐会结束。
与以往音乐会不同的是,这次活动是由UCCA进行策划,依托快手这个平台,邀请数位音乐人用“跨时空音乐接力”的方式进行对话,传播艺术。
艺术对很多人来说或许是一个朝圣的对象,与“快手”有天然的抽离感。因此,当两者相遇的时候,我们不免产生疑问:当快手这颗石子投入音乐大海时,会激荡出怎样的水花?
坂本龙一的快手直播现场
结局是出人意料的,从第一期坂本龙一的自然之音到第二期的先锋电子实验,这场线上音乐会吸引了数百万观众。
快手作为当下正炙手可热的新媒体平台,受众自然十分可观,再加上平台本身过硬的专业技术,让受众与策划者的诉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因而促成了UCCA快手良樂音乐会的成功。
当我们身处快手平台进行艺术欣赏时,朝圣的动作好像消失了,或者说不再像往常那么明显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的“毫无违和感”的惊奇感和“我也可以欣赏艺术”的亲切感。它不仅仅为我们提供了一场音乐盛宴,还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我们的刻板印象。它让我们知道:艺术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以快手为代表的众多短视频平台也不应该被标签禁锢——我们应该看到它们的另一面。
正如策划人尤洋所说:“它不仅不会失去艺术最核心的光晕,反而会在艺术表达和连接公众上展现出新的魅力。”艺术借力快手平台,在为更多人提供观赏机会的同时,也给看似遥不可及的艺术增添了几分烟火气。
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这部纪录片和音乐会无疑抛给我们一个问题——我们对快手的想象,是否过于狭窄与扁平化了?
其实,这三者都不该被定义。假如都被我们的想象绑架、失语,让刻板印象吞噬掉它们所有的一切,我们不知道会失去多少个18分钟的感动与几小时的欢愉。
我们要记得,无论是音乐、影像还是短视频平台,他们都有无数个切面,正因为这些切面的存在,才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参考文章:
SocialBeta《坂本龙一在快手的直播红了,我们和促成这件事儿的UCCA Lab聊了聊》
南方周末《专访坂本龙一:“对于自己的脆弱,我希望能够时常保持坦率”》
毛伟《短视频新视域下发展传播学的中国范式》
周大勇《重塑东北形象:刻板印象的转变与积极传播》
作者/赵舒翼
指导教师/徐艺心
轮值主编/吴垠
责任编辑/黄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