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今日新媒体时代,大家都会时常听到"跑酷"这个词语。"跑酷"如今以各种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在电影、游戏、短视频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也相信大家对它的概念,还是比较模糊的
当动作片里的主角飞檐走壁时,我们可能会想到跑酷
当媒体报道某网红高空寻求刺激时,我们可能会想到跑酷
当游戏中主角从高楼跃下时,我们可能会想到跑酷
这些是跑酷吗?可能是,也不全是。跑酷到底是什么,其实练习跑酷数年的人也未必能说清楚。
也许我们都或多或少地接触过它,可是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不一定会去仔细了解它。我们很容易只看到冰山的一角就论之,却不易发觉自身谈论的其实并不是那整座冰山本身。就好像战场上杀人的弓箭跟道馆里修禅的弓箭是两回事,但常常是在和朋友吃饭时,看到一位穿着道服,背着弓的人进了道馆,就立马和朋友说起哪部片子里主角在危难关头站起身来在响亮的bgm中拿起弓连环射击的场景。
炫耀、找刺激、耍酷......这些似乎在理所当然地成为跑酷的标签。在这个市场经济时代的媒体环境里,媒体生意人在努力用能带来流量的东西赚取注意力和资金,对那些可转化流量的东西,取其一角大做文章——跑酷就属于此类对象:媒体在给跑酷添加许多标签,让它更适合成为商品来加工推送,而我们好像也没空去求证这些标签是不是莫须有,只是在被快节奏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拿过一篇文章或者视频来消遣,默认接受了媒体给我们的定义。
跑酷所蕴含的,它能给人带来的,远远不止它被作为媒体的商品时的"跑""酷"这类表面而已。
实际上,跑酷这个音译的词语直到十五年前才第一次在中国出现,而它对于人的意义,也比它的名称和历史深远得多。本文将介绍跑酷运动的形成及在中国早期的传播,浅谈跑酷运动动作形式(1)的美感,并以分享经验的方式初步探索跑酷在精神层面的意义。希望尽可能让大家了解这项艺术以及它的深层意义。
作为一项体育运动来说,跑酷起源于20世纪的法国,起初为军用。一战前法国海军军官乔治·赫伯在完成了他的非洲旅行之后,将他观察到的原住民使用的技巧,如追逐和攀爬等总结成为"大自然训练法",并推广到法国军队中。其动作内容包含了人体大部分的基本动作:跑、跳、攀、爬等等,并将这些动作结合起来,对人穿越物理障碍实现空间移动的手段及效率进行探索,形成了一套体系。后来经过大卫·贝利等人的传播,"大自然训练法"在欧洲逐渐成为一项大众关注的体育运动,这也是跑酷运动的前身。
跑酷运动有很强的观赏性,看起来确实很酷,但"酷"这种主观性的审美评价文字其实并不存在于它原本的名称中。"跑酷"是十五年前网络传播跑酷时产生的音译词汇,在原本的法语中叫parcours,英语中叫Parkour,直译就是到处跑动。
乔治·赫伯
乔治·赫伯认为,大自然训练法要顾及肉体、意志与精神,训练所提高的能量,不仅仅是肌肉力量,更在于所引导它的意志和感知力。他十分重视精神层面的提高,例如,在大自然训练法的训练原则中,就有"除去陋习找到平静""学会控制恐惧"等原则,这也是后来跑酷运动所蕴含的原则之一。
大自然训练法的肉体、意志与精神理念
乔治·赫伯的训练包含了在一段距离中的行走、跑步、爬行、跳跃、平衡等项目。他设计了特定的器材,同时也提倡在随机的自然环境或者村庄环境等区域训练。
乔治·赫伯的器械
中文"跑酷"一词诞生于2006年左右,跑酷开始在中国传播的几年内。当时,直至现在,跑酷在国内的传播形式主要是网络平台的视频传播。而当时国内的跑酷视频主要来自少数用户从国外网站的搬运。这些用户的审美等因素影响了国外视频传播的选择。传入国内的视频,以展现高难度的动作为主,运镜、配乐、剪辑都为高难度服务,表现的大多是"极限""刺激"。这些视频同样也满足了观众的某些审美需求,塑造了国内对于跑酷的第一印象:极限、刺激。"跑酷"一词也应运而生。部分观众惊叹的同时望而生畏,部分观众惊叹的同时被它深深地吸引并开始模仿练习。
YouTube第一个跑酷视频 然而,这种方式使得观众往往只注意到外在动作形式,而忽视了其他层面上跑酷的意义。 这类视频造成了国内对于跑酷理解的片面性,从影视作品的特点来说,它们给人的是其一切要素(运镜、剪辑、构图、景别等)的集合感受,而不仅仅是内容(剧情、信息等)本身。这类跑酷视频给观众的,是这个以跑酷为内容的视频中,各种要素的集合表现,也并不只是跑酷这个内容本身。但它们却让观众误认为这就是跑酷这项运动本身的性质。 大量的此类带来极限刺激感的视频直接对国内跑酷的认知进行构建,而这项运动的训练体系以及其他层面的意义等却被忽视,特别是被没有详细了解这项运动的观众忽视,这就造成了国内对跑酷的认知的片面和偏见。这种片面是伴随跑酷进行传播发展的,甚至"跑酷"这个音译的名称已经令人在对其建立认知之前就有了指向性的引导,“跑”和“酷”仿佛成为了这项运动的一切。 跑酷带着偏见成长。无论是它的名字,还是传播它的作品,都以"跑"和"酷"为上。渐渐地,在这个拟态环境中,它好像真的变成了只剩下"跑"和"酷"的空壳。 跑酷外在的动作形式是具有美感的,也因此它被称为"移动的艺术"。它的美感不仅仅是表现在完成高难度动作时单纯的视觉冲击。这些在环境中使用人体本身来完成的动作,其美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 比如,人在做其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将身体运动的趋势、惯性和身体姿态以及周围环境兼顾,完成对这种趋势和惯性的掌控,在视觉上形成流畅和连贯美。这是人对于自身与外界的平衡,也是肉体、意志、精神统一的体现。 同时,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个体都会学习的传统的位移方式——单一的行走被打破:跑酷练习者用身体在周围的地形环境中做出连续的技术动作,即使在参差复杂的墙面地形上也能完成从A点到B点的直线移动,这打破了传统的思维定式。"走在铺设好的道路上,绕开遇到的地形障碍"这种人类社会中已经形成的人们对于日常行动普遍的认知,尤其是在工业化社会中进一步固化的认知,受到颠覆。跑酷仿佛是利用整个身体进行的唤醒活动,不用言语就能让人们意识到或多或少的自由和超然。同时跑酷的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难度,带来的是人对于自身身体极限的探索和突破的思考。 在跑酷的动作形式上,各国的很多训练者对于跑酷动作的划分以及一些动作是否属于跑酷等问题也有非常多的不同观点。 国内很多训练者习惯把跑酷动作分为两大类——纯跑和花跑。这和欧洲区分的parkour和freerunning类似。前者是穿越障碍的效率的动作,后者是空翻类的偏向表演的动作。 这种划分界限其实比较模糊,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空翻在某些时候也能用来穿越障碍,并且,练习空翻得到的空中意识和爆发力等等对于穿越障碍也有帮助;纯跑也可以用来进行特技表演,和空翻组合能有特别的表演效果;一个不追求表演的人仍然能通过练习空翻有所收获,追求表演的人仍然能通过练习纯跑提升自己的表演。这种划分往往因为个人对于跑酷动作理解和对于跑酷训练的目的等因素的不同而产生不一致的划分结果。 英国的丹尼尔·伊拉巴卡,探讨跑酷哲学的先驱之一,他认为跑酷是一种表达的方式,动作没有界限。他认为跑酷能让自己专注当下,不会在意动作是偏向效率还是表演。丹尼尔注重的是跑酷给精神带来的作用,而他体会到的精神,也让他的跑酷动作更加自由:"我只把全身心放在那个点上,然后去适应它。专注于当下而不是执着未来,就能做到一些类似不可思议的事情。""这个时代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正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我用我的身体与之抗争。当人们问我为何要那么做(跑酷动作)的时候,我就有了机会与他们交流。""跑酷让我摆脱定式束缚,去寻找真理。""如果人们太迟发现跑酷的意义,那么跑酷将会变成行尸走肉,只剩下单纯的物理形式,沦为只剩下竞赛和赚钱的机器。"(2) 就如丹尼尔所说,人们越迟发现跑酷的意义,跑酷就越容易变成没有灵魂的空壳。 跑酷远远不止"跑"和"酷"而已,跑酷对于精神层面的意义非常深远。 究其本源,其实跑酷从人类诞生开始就伴随着人类。它是每个人都能学会的,都能练习的,不论何时何地都能进行的,几乎每个人儿童时期都进行过的活动,是我们天生就具有的礼物。它并不是一项单纯的运动,而是以运动为外在主要表现形式的修行。 这与弓道有相似之处。德国哲学家奥根·海瑞格在《箭术与禅心》中描述了他在日本寻求禅的意义时,弓道让他找到禅的历程。弓箭是无艺之艺:在拉弓的拇指将要放开箭的那一刻,"有为"让奥根的箭射得不稳定,"无为"让奥根不知道何时让箭射出。他的师父告诉他,等待"它"将箭射出。奥根心中很迷惑,因为在他的哲学体系里,没有解释师父这句话的理论。而当他偶然以无为的有为平稳地射出一箭时,师父向"它"鞠躬了,奥根也由此体会到了禅——包容一切的平静,无目的的目的、不思考的思考、无为之为,禅就是师父所说的"它"。 跑酷是不需要弓和靶的弓道,是人人皆有的跨越时空的禅之法 跑酷即是于外在平衡身体与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身体各系统的力量、判断、感知来流畅地、精准地完成物理障碍穿越,以身体为载体;于内在消灭人对五官判断与实际之间的差异分别,以身心自由的状态平衡万念与平静之间的关系,连接万物,运行其精神。 以身体为载体,运行其精神。物理的障碍,杆、墙、台、坡,此依据物理外形分类。又有米、厘米、尺、丈描述其大小,观其高低长短,或恐惧避之而绕行。但训练跑酷,起初可以穿越短而低的障碍。继续练习下去,能够跨越高而长的障碍。然而此高低长短皆是五官感知的内容罢了。以跑酷之道而为之,身体在其间穿梭跨越,逐渐地没有了高低长短的分别,这是跑酷带来的自由。这身体的自由将人引向精神的自由,退其识而进其神,聚其神而合道,以道行之,就是无为之为的禅。 在这个意义上,跑酷是注心统念的御行之艺,在奔跑中,人专注于当下的行动,达成与环境合一、忘我无我的自由状态,如“云在青天水在瓶”,跑酷的“禅”或“道”恰是其行云流水的自在,是一种“云行道”。事实上,古代中国类似的训练体系中,就有“云行术”这个名称。这是种巧合,也是种缘分。 2013年左右,百度跑酷吧还非常活跃,是国内训练者交流的主要平台。当时大家对于这项运动带来的精神体验已经有所表达,贴吧里除了讨论动作技巧的,还出现了很多讨论跑酷哲学的帖子。练习跑酷的人,不论是什么职业、什么性格,在循序渐进地训练了一段时间后,几乎都会自然而然地关注到这一点,这是跑酷精神的魅力。 相信阅读了本文,大家对"跑酷"也有了更详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不论是参与跑酷训练的人,还是目前还在了解它的人,都能关注它对于人类精神的意义,切勿片面仅以"跑""酷"论之。 "别思索,去感受。这就像一根手指指向月亮,切勿把注意力放在手指上,否则你就会错失那一切绝美的光华" (Don't think! Feel! It is like a finger pointing a way to the moon. Don't concentrate on the finger or you will miss all that heavenly glory.) ——李小龙(《龙争虎斗》) (1)动作形式:就是动作。由于跑酷运动在精神层面具有特殊意义,所以用动作形式一词来表明和强调,其动作虽然观赏性很强,但动作仅仅是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已。 (2)翻译自丹尼尔访谈短片《choose not to fall》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A411b75n?from=search&seid=18393028894308686608 图/网络 李新煜 文/李新煜 排版/李新煜 指导教师/高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