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冬奥组委人力资源部的数据,自2019年12月5日北京冬奥组委启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全球招募以来,截至2020年1月5日上午8时,报名申请人数已突破63万,而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
随着全民运动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用不同的方式参与体育赛事,赛事志愿者便逐渐成为热门选项。值得注意的是,各类体育赛事志愿者群体中青年学生占比较大,体育志愿者工作似乎已成为一种精神潮流。我们将采访三位以志愿者身份参与不同体育赛事的青年,通过他们的故事,来探寻志愿活动所传达的精神与理念。
2019 CFLD
BEIJING MARATHON
坚守
奉献
在北京读书的大二学生林雨桐,于2019年通过学校组织参与了北京马拉松的志愿者服务。北马是她以志愿者身份参与的第一个大型赛事,谈起这一次志愿经历,雨桐有着深刻的感悟。
“对我们来说这场比赛凌晨四点就已经开赛了。”
深秋的、凌晨四点的北京,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见到,而那些晨风里忙碌的黄色身影,也往往无法成为大多数人关注的对象。即便如此,雨桐依旧和所有身着黄衣的志愿者一样,对眼前的志愿工作没有任何马虎。布置、清理、定位,现场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在志愿者们的眼里,这一场马拉松在太阳还未升起之前,就早已经开跑。
身处赛道32公里处的雨桐从志愿者集结时起,就一直忙碌到正午比赛结束。由于公里数不靠前,在上午九点五十左右时,才迎来了她的工作高峰。努力应变克服困难,严格完成工作任务的她,对于赛事以及志愿者本身,都有了新的理解。
Q:关于参与北马、成为志愿者的契机?
“北京马拉松对于体育爱好者来说是一年一度的盛会,我的表哥就是一位长跑爱好者,早在我来北京读书之前,就对北马在这一方面的重要地位耳濡目染。
我认为作为一个志愿者,以这样的身份去参与体育赛事,收获到的东西会完全不一样。参赛的运动员可能是为了挑战自我,而我们这些志愿者就是为他人提供帮助。而且这是一个锻炼个人能力的很好的机会,多参与一些这种需要协作的活动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2019北京马拉松赛前志愿者集结
■■■
“对于志愿者来说,最大的挑战应该是面对各种情况的应变与沟通。
我是32公里赛道处的机动人员,负责帮助医护人员给参赛选手喷止痛剂。一开始在参赛大部队还没有到来时,我们还不算很忙碌。但大部队出现后,对于各种物资都会产生快速而大量的消耗。手里的喷雾剂可能转眼就用完了,并且也会有参赛选手拿走药剂的情况,我们需要很及时有效地与不同分工的志愿者沟通调配物资。在没有药剂的时候安抚参赛选手也是一大难题。选手好不容易来到这个服务点却没有医疗药剂,我们至少要为他们从心理上给予帮助。
与我们进行交流沟通的参赛选手、志愿工作者、相关安保人员,大家都来自各行各业,五湖四海。我们必须保持精神集中,灵活应变,才能做到完美配合,让整个赛程顺利进行。”
医护人员为选手喷涂药剂
Q:对于整个工作的感悟,通过志愿活动传递出的精神?
“马拉松赛事的志愿者真的是和别的体育赛事志愿者不太一样,可能因为马拉松本身就是一项极限运动,而我们就站在赛道旁边。我们的任务变得不仅仅是提供帮助,它几乎变成了一种坚守。
当我们看到每个运动员还在赛道上坚持着,而我们手里没有资源无能为力的时候,真的是感觉自己没能尽职尽责。32公里服务站的气雾剂在后来全部消耗完了,同行的志愿者都觉得不能只是空手在路边为选手加油,我们必须做些什么。于是我和另一位同伴扫了共享单车一路骑行至29公里处,后来又到26公里处,终于在那里得到了一整盒气雾剂。我们在自行车道飞速往回赶,心里只想着赶紧回到自己的点位,让经过的选手用上药品。当时我们心里只想着帮助更多选手,我们已经完全融入到赛事活动里了。
我和周围的志愿者一样,一直保持工作状态直至收尾的车队经过。我想我们都是这样,会一直等着直到最后一个选手经过。我们不会忽略任何一个可能需要帮助的人,这可能就是马拉松志愿活动传递给我们的,关于专注与坚守的志愿精神。”
对于热爱志愿活动的年轻人来说,收获的并不只是一纸证书,一点学分。极限运动志愿活动令每个人学会的奉献与守望,才是真正的无价之宝。当我们身处志愿热潮,切记摒弃随波逐流的心思,去真正地感悟、传递,切身地融入到志愿活动中。
作者/曾知骄
指导老师 / 刘亚平
轮值主编/吴垠
责任编辑/黄怡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