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落实北京体育大学第十三届党代会精神,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育人要求,6 月 26 日,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体育赛事传播系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支部教师党员和第二学生支部党员赴北京首钢园区进行参观,深入了解冬奥文化遗产建设和发展情况,切实感受新时代产业转型与城市发展的蓬勃力量。
当天上午,师生党员16人,通过实地走访北京首钢园区的陶楼、高线公园、首钢滑雪大跳台、三高炉等标志性点位,了解北京冬奥会赋能首钢实现产业转型与发展提升情况,在工业遗产与奥运精神的交融中接受了一次生动的实践教育。
探访陶楼:在历史影像中触摸发展脉络
上午9:30,师生一行抵达首钢陶楼。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大家观看了首钢园区北区规划宣传片,了解了园区从钢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城市综合体的蜕变历程。随后,师生们参观了陶楼一层展厅及厂区规划沙盘。一件件老物件、一组组数据图表,清晰展现了首钢集团从1919 年建厂至今的百年发展轨迹。从解放前30年的“救国图强、百折不挠”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报国图强、艰苦奋斗”,从改革开放后首钢在国有企业中率先实行承包制的“敢为人先”到21世纪后的“搬迁做强、追求卓越”,首钢在产业转型中“壮士断腕” 的决心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效,不少党员感慨:“这不仅是企业的自我革新,更是中国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漫步高线公园:解码立体空间里的冬奥遗产
10:00,师生们乘车来到高线公园。沿着“地下- 地面- 空中” 三级立体慢行系统前行,沿途深入调研冬奥遗产利用及服贸会区域场馆建设运营情况。步行至 6C 区域时,远处的首钢滑雪大跳台 “水晶鞋” 造型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讲解员李红继介绍道,这座由工业冷却塔与跳台结合的建筑,不仅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两金”福地,更是工业遗产再利用的典范。首钢滑雪大跳台创新设计的90偏15.1度斜拉式电梯精准契合跳台地势与建筑布局,以独特斜行设计助力运动员高效往返跳台出发点,同时成为游客体验冬奥魅力的特色交通设施。师生党员们纷纷驻足拍照合影,感叹“钢铁巨人” 与 “冰雪运动” 的奇妙碰撞,深刻体会到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的办奥理念在这里落地生根带来的勃勃生机。
登顶三高炉:40 米高空俯瞰转型全景
10:30,师生们来到三高炉,乘电梯登上40 米观景平台。站在工业遗迹的顶端,首钢园区全貌尽收眼底:昔日的炼钢炉化身艺术展演空间,锈迹斑斑的铁轨旁建起时尚的咖啡馆,工业管道被改造为空中步道……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园区“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的建设思路,以及落实首钢园“1+3+X”发展规划的情况(即1代表科幻产业,X代表会展+、体育+、文化+;3代表的是航空航天、人工智能、互联网3.0)。据了解,1号高炉就是科幻体验地,包括中关村科幻产业创新中心,每年4-5月会举行中国科幻大会。师生们不禁感叹:“站在这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有了深入理解,也确实能真切感受到科学发展理念赋能老工业基地焕发出的新生力量有多强大。”
上午11:00,主题党日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活动通过沉浸式的实地探访,师生党员们在工业遗产与现代文明的对话中,深刻理解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新发展理念的实践内涵,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专业学习与实践,深入梳理冬奥遗产转型、转化和可持续利用的内容,完成主题式调研学习报告的写作和新媒体传播实践工作,为首钢园区的新发展理念做好一次主题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