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从“清影”中看人间
发布时间:2019-12-27

2019年12月12日晚上7点,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全国公益联展”第三场展映活动“影视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影视教育及优秀学生作品分享”于教学楼314教室开展。本次活动由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志生老师和徐明明老师主持,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唐乐老师、贺幸辉老师、刘湜老师以及团总支书记兼2019级辅导员丰华文老师到场观影。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梁君健副教授以及《牧歌》《马小月》两部纪录片的主创人员黄一洋、刘圣迪亲临现场,介绍了“清影”工作室与人类学纪录片,分享了学习与拍摄过程中的经历与感想,并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92550b68336a41d4ae7d0c90118f39b9.jpg

首先,梁君健副教授从“清影是谁”、“人类学纪录片是什么”和“我们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翔实的介绍。他认为,“人类学是大家对于多元的文化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的呈现来丰富我们对世界和人类本身的了解”,“人类学记录片被认可的价值在于作为可靠的文化资料留住人类社会的某一群体甚至个体在某一社会环境和历史条件下的生活方式的切面,当这些影像被人们看到的时候,会促进不同群体的跨文化理解”。

梁教授在介绍中提到,不同于短视频平台追求新奇性、娱乐性的模式,纪录片的形式能够让人用相对更长的时间对被拍摄者生存的境况有更细致的了解和更完整的信息的获得,更加能够理解和认同并尝试接纳不同的文化与价值,从而汇聚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人类精神家园。而对于纪录片的拍摄,他否定了“以百米冲刺的状态跑马拉松”这种急于求成的做法 ,建议拍摄者从“建构主义-学习者”、“批判理论-鼓动者”和“后实证主义-研究者”的角度,了解对象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揭露不公现象,唤醒意识,逐步接近“客观真理”。除此之外,他还分享了“清影工作坊”的“五周工作法”,让我们全面了解了影片创作的背景。

接下来是备受期待的影片展映环节,来自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黄一洋刘圣迪两位同学带来了自己在“清影工作坊”拍摄的纪录片。黄一洋同学的《牧歌》原汁原味地记录了山村牧羊歌手王冠军的日常生活状态,展现了他的牧羊生活、精神世界以及其所处的村落文化。该片获得了纽约华语电影节新人单元最佳纪录短片,并入选2019年国际人类学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刘圣迪同学的《马小月》则讲述了嫁到山西省沁源县景凤乡的缅甸媳妇马小月一家的生活,该片获得了西湖青年纪录片论坛最佳纪录片。

230cabfa74a042b49168fa64f9e31383.jpg

影片放映结束后,进入访谈和问答环节。黄一洋同学和刘圣迪同学分享了自己接受的课程专业训练、拍摄过程中运用的技巧 ,以及选题中遭遇的挫折和与拍摄对象的交流互动。黄一洋同学表示,通过对《牧歌》中的牧羊歌手与羊群独处的过程中进行创作、与共同爱好者排练聚餐的过程中情绪得到释放的记录,自己与这位“现在很难遇到的归隐诗人”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刘圣迪同学在介绍剪辑思路时还告诉大家,反复观看自己的作品并邀请身边人提出建议总是能产生新的启示,对于完善作品和积累经验有着很大帮助。老师同学们积极提问,主创们热情诚恳地作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梁君健副教授在总结中借用“用脚投票”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致力于做大银幕的纪录电影”,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满足外在的要求,获得市场院线的激励,通过纪录片展现一些和常规的媒介不同的特点。他强调:“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希望向生活打开自己的头脑和各方面的感觉,全息地了解自己面对的世界和人,要让生活来教育你,而不是用你的道理来扭曲生活”。“拍摄者”被“被拍摄者”文化处境下的生活片段所打动,于是通过技术手段把这种“打动”以纪录片的形式呈现,从而传递给更多人。而作为拍摄者,正如梁教授所言,需要“一方面让自己后退一步,另一方面又保持作为创作者的思考”。

da87b7b7cdcc4e34b2291d4af5392275.jpg

至此,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全国公益联展”活动正式落下帷幕,通过本次观影活动,同学们对于“清影”的“观察世界的方式”和其独具特色的“带上清影烙印的三观”有了一定的理解,也对纪录片的创作以及更深层次的新闻文化事业产生了自己的思考。希望同学们能够和“清影”主张的一样,重新回到经验世界,关心他人、理解生活,做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新闻人。

3102ca3a24a34f0c8f89999815b3a4d1.png